|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耒牯子”精神大讨论

“耒牯子”精神大讨论

关键词:耒阳精神,耒牯子,耒阳人文,耒阳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耒阳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0734zx.com
  • 感谢 leiya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673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耒阳人的性格特征及“耒牯子”精神》

     文/许焕杰 

    耒阳人的性格特征 

    耒阳地处亚热带丘陵地带,春天、初夏、仲秋和初冬,阴雨连绵,气候湿润、寒气偏重,夏天则湿热,因此耒阳人向来嗜辣、嗜姜、嗜咸。耒阳人的辣,是一种清辣(淡淡的甜辣),不像四川的麻辣、贵州的奇辣,耒阳的辣子既不是海南那种大辣椒(耒阳人称那是假辣椒),也不是贵州那种朝天辣,耒阳的辣椒大小、长短适中,是一种造型独特,特别漂亮的辣椒,一种惟有耒阳才有的独特品种。辣、姜、咸不仅能驱寒避湿,还能驱去邪气、瘴气、毒气。辣和姜是火的代名词,俗话说火辣辣的。天天吃辣、吃姜、吃咸,铸就了耒阳人性格的冲动、冲劲、火一样的劲头。清辣铸就了耒阳人性格的耿直、直爽、直通通、一根肠子独到底,不会拐弯抹角,不会停留驻足,不会见风使舵,不会阴干阳现,缺乏四川人那种狡狤、圆滑。

    耒阳地处丘陵地带,旧时山匪时常出没,恶势力不时骚扰,又造就了耒阳人嫉恶如仇、誓死悍卫正义的性格。耒阳的历史悠久,神农创耒,秦始皇建县,文化底蕴极其丰厚,三国时期,庞统出任耒阳县令,张飞亲临考察,诸葛孔明两次率兵进驻耒阳,三国人物的故事家喻户晓,三国人物的侠肝义胆、疏财仗义、柔肠百结在耒阳民间潜移默化,因之,耒阳人待客待朋友格外热情,有朋有客自远方来,耒阳人热情有加,“顶家什卖土地”,尽本事献,倾家所有来招待你。耒阳人对你好,宁愿把栾心挖出来给你吃。当年,一代诗圣杜老夫子穷愁潦倒漂泊到耒阳,耒阳聂县令和邑人厚备酒肉,隆重款待杜老夫子,使连饿数日的杜甫感概万端,当即吟诗相谢。杜老夫子在耒阳病逝后,耒阳人民又以极其隆重的礼节厚葬了杜甫,并立祀纪念。数十年以后,又扩祠建院,办起了中国第一座书院——杜陵书院。就这样,当初耒阳的当政者和耒阳人厚爱杜甫的故事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直被传为佳话。耒阳自秦以来,就产一种传统的糯米酉孚子酒,张飞来考察的时候,庞统怕张飞喝醉了误事,传令县城大小酒肆一律摆上酉孚子酒,所以一直没醉倒张飞,后来,这种酒就叫做张飞酒。张飞酒是一种特别醇特别醇、堪称国之精品的上等低纯度的糯米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还被评为金奖,可是耒阳人尤其是耒阳的领导认为这种酒不用花多少钱,因之没上档次,于是招待有点身份的来客时,也不上当初耒阳酒厂生产的上等白酒耒水清,一律上茅台,后来又一律上五粮液,现在又时兴上水井坊,一上桌就至少四五瓶,多则十几瓶,大杯子,一瓶瓶地倒,非让你喝够不可,你说耒阳人热不热情?由于耒阳人真诚、直率,讲感情,所以外面的人都愿意到耒阳来。近几年,耒阳的上星级宾馆一拨一拨地盖,可是宾馆总是满当当的,供不应求。近十年内,耒阳的三、四星级宾馆将不下十家。耒阳人仗义疏财,待人接物豪爽、豪放,简直是豪气冲天,一点也不吝啬,一点也不小气,根本不把钱不把物当一回事。耒阳人看不起那种见钱眼开、两眼只盯住钱、把钱当成命的人!耒阳人去衡阳沿途既要交费,又时不时被罚款,耒阳人为此气不打一处来,一次交警队拦车,一连拦下好多车罚款,一个耒阳人气愤地拿出400元钱,找也不用别人找;又一次,一个耒阳老板被拦住了,老板诧异,我的车速并不快呀,可人家坚持要罚款,老板气极了,罚,罚,罚,你们只知道一个罚字,好像不罚耒阳的钱你们就没法活,于是甩出厚厚一捆票子(不下一万元)……

    耒阳人过份的直爽,全身上下一根筋,势必使耒阳人缺乏必要的灵活性,缺乏一种粘合力,或者说亲和力。一般来说,耒阳人的个性比较强,耒阳人顺情可走千里,违意难行半步。耒阳人待人真诚、热情,他认为你好,可以把栾心掏出来给你吃;你惹火了他,他会天不怕地不怕的。从另一个方面说,个性强也与独立性强相印证,这就是所谓的耒阳人外出闯天下往往一个耒阳人是条龙,很多耒阳人在一起,可能是堆虫。耒阳人不像上海人、广东人那样抱团,一讲方言,就只有自己那个小圈子了,仿佛这个世界只有他这个小圈子存在,没别的什么人了。耒阳人则不同,一堆耒阳人中间,其中有一个外地人,耒阳人肯定首先会和这个外地人套近乎,耒阳人很少也很难抱团。应该说,耒阳人的胸怀比较宽广,不分圈内圈外。一个刚从外面调到耒阳的干部,只要组织上打了招呼,或把话讲清楚了,选举时,外来干部肯定高票当选,而选掉的必定是耒阳当地的干部。 

    “耒牯子”精神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受传统文化和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耒阳人逐步培养和形成了一种“耒牯子”精神(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曾向有关同志透露过文章的标题和部分内容,当即有两位耒阳籍的市级领导不同意用“耒牯子”这个词,他们认为“耒牯子”一词实在是贬意。“牯”是不是贬意呢?牯即公牛,无疑公牛有好斗的习性,但回过头来想,有朝气、有力量才能斗,没有力量,没有能量你怎么来斗呢?再说,同旧势力、同黑暗的反动势力、同荼图人民的刽子手、同旧制度,你不斗怎么能行呢?即使同困难,你也得斗呀,可见,有力量的公牛是值得大大地褒奖一番的,有鉴于此,请允许我继续用耒牯子这个词)。那么,最能代表“耒阳人”本质特征的“耒牯子精神”到底是什么呢?

    耒牯子精神,首先是“勤奋笃实、科学首创”的精神。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是伟大的造纸术发明家蔡伦。蔡伦是13岁离开家乡耒阳入宫的,可见他在入宫之前并没有上过多少学,但是入宫后,每逢休沐,则闭门绝宾,通过勤奋笃实的读书、摸索及实践,他不仅成了掌管皇宫器物制造的尚方令,尤其是成了造纸术的伟大发明家。晚年,还担任了主管《东观汉记》编撰的史官,可以说,“勤奋笃实、科学首创”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在人类历史上,既是伟大的发明家,精工器物制造的技术专家,又是历史学家的,除了蔡伦,几乎找不出第二人!当今,弘扬这种蔡伦精神的也不乏其人。1961年出生于我市南阳镇石岭村水枧冲,现任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的陈践发一家兄弟姊妹7人,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庭生活异常贫困,排行老三的陈践发发愤苦读,硬是从盐沙公社中学考取大学,之后又在中科院兰州地质所和桂阳地质所读完硕士、博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曾留学德国,回国后年仅29岁的他就被中科院破格晋升为研究员,之后不久任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2002年调入中国石油大学。陈践发主要从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环境及全球变化研究,先后获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首届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并被聘为与“长江学者”齐名的“楚天学者”。近些年来与人合作编写专著6部,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并完成多项重要科研成果报告。先后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项,院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并获有关个人荣誉奖6项,堪称近、当代耒阳籍“勤奋笃实,科学创新”的突出典范;现在深圳、东莞、上海等地事业有成的我市正源学校董事长梁晓斌正是这种精神的卓越实践者。梁晓斌出身低微,母亲是小学教师,父亲是医院医生,他兄妹4人。为了有个地方住,父母亲靠业余养猪起了个简易住房,为此招来不少非议。之后不久,父亲患肝癌去世,家里更是陷入了困境。逆境砺人。父亲病逝后的梁晓斌发愤读书,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材料专业,毕业后梁晓斌到深圳做了4年贸易,但他却在思考自主创业,于是,曾担当过学生会主席的梁晓斌把4个大学同学聚集起来,研制大学学过的铝浆。四年后,有自己自主知识产权的铝浆配方终于获得成功,梁晓斌和他的同学立马着手合作办厂,并很快将生产规模达到了年产2000吨,占据了国内1/4的市场需求,成了国内最大的铝浆生产企业,目前,他们生产的铝浆产量已在世界排名第六位。几年后,梁晓斌又用自己的赢利在我市创办了幼儿园、中小学一条龙式的正源学校。然而,梁晓斌远远没有满足。铝浆生产正红火的时候,梁晓斌又盯住了另一个高技术行业的产品——芯片。我国目前摄像头用的芯片,完全依赖进口。本科念材料学专业又有了国际金融与贸易硕士研究生文凭的梁晓斌为此燥动不安起来,几个同学一合计,毅然决定从铝浆厂拿出2000多万,在上海浦东创办了(上海)格微电子有限公司,开始了芯片的自主研发。现在,梁晓斌任董事长的有限公司几乎将国内材料学的精英全都囊括了进来,公司23人有21位是博士、硕士(其中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863项目带头人)。有限公司与上海一家半导体电子厂合作,由公司负责研制,工厂负责生产。眼下,该项目正成为上海市三个优先扶持的重点项目,已开始生产30万和130万相素的芯片,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和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兴等两个中央政治局委员已先后到该公司考察,梁晓斌饶有兴趣地告之,他们将争取三年内与胡锦涛主席握手。

    第二,坚韧、执著,一往无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最显著的例证是大革命时期耒阳参加革命的先驱。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向井冈山转移时,有2.2万耒阳人跟着从四方八方涌向井冈山。当时井冈山的4.8万工农革命军中,耒阳人就占了将近一半,且不乏中坚力量。号称4个军的工农革命军中,就有分别就读于北京大学或黄埔军校的伍中豪、李天柱、刘铁超等3个耒阳人担任过军长,他们虽身为高级将领,却身先士卒,带兵打仗总是走在部队前头,直至壮烈牺牲。伍若兰为了掩护朱德,急中生智,将敌人引向自己,被俘后,历尽严刑酷打,威武不屈,敌人见在她身上捞不到一点油星子,只好残忍地将她砍头示众。照此往前溯,清末从步卒一直升到千总、副将、总兵、提督元帅,死后被光绪皇帝追封为“建威将军”、左宗棠亲自为其撰写墓志铭的耒阳人刘厚基先后参与指挥作战35次,却从没打过败仗。

    耒阳人的这种坚韧、执著,一往无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前些年,修107国道时,沿线各县市组织工程进度竞赛,耒阳的民工竟率先提前半年完成了任务。

    第三,敢吃螃蟹、敢为人先的精神。耒阳人自古以来就烙上了这种精神的印记。神农创耒,开启了人类农耕文明的先河;蔡伦发明造纸,领先欧美国家一千年;大革命时期,耒阳人更是敢冒天下之大韪,有民谣可以作证:“耒阳人好大胆,到处闹平产。冇得真火炮,松树挖个眼;冇得真步枪,打个团鱼钻。杀得土豪劣绅冇当钻”。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耒阳人敢为人先,不仅在耒阳建立起了全国第一个中共县级执行委员会,建立起了由刘泰任主席的县苏维埃政府,而且发行了第一张劳动券,一时间,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耒阳突地冒出一个吃了豹子胆的刘少云,什么钱都敢集,什么事都敢做,是他,第一个以个体名义修建城市的宽大马路;近些年来,耒阳的领导和耒阳人压根儿就不问钱柜里有多少钱,竟先后斥资数亿元,以县级市的名义承办了全国舞龙精英赛、全国篮球甲B赛、“中国(耒阳)蔡伦科技发明节”、“中国耒阳农耕文化节”,破天荒地把全国性的研讨会放在耒阳开,把高空跳水、“同一首歌”引到耒阳来;湘剧名优谭保成、电影演员伍宇娟、裁缝出道的残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只读过两年高中的谢国荣,不安在耒阳当小小猪贩子,索性潜入广东开排档、看行情。几年后,谢国荣将掘得第一桶金用到重操旧业上,在广州搞生猪定点屠宰,渐渐地,身为广州市政协委员的谢国荣不仅拥有了一条日屠宰1800头生猪的生产线,而且有一个日交易5000-6000头的生猪交易市场,年上交税收上千万。但是谢国荣并没有就此打住,如今又开始了向环保领域的进军;同谢国荣相比,刘东风属于另一类敢吃螃蟹、敢为人先的范例。中南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刘东风可谓人精,他率先放弃优越的行政工作岗位而从党政机关下海,先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办起,进而办起了一所全新的职业大学,并以年薪100万元的待遇聘请大学校长。与此同时,刘东风还是总投资7亿、占地400多亩的东莞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董事长。如今,投资1.8亿元的第一期工程已经交付使用,批发市场已集聚上千个交易商,市场不仅有大型冷库,还有自己的码头,并成功地召开了首届泛珠江三角农副产品交易会。无疑,敢吃螃蟹,敢为人先的刘东风成了东莞市场经济的大鳄。这里还很有必要提及一下当年从我市图书馆下海的弱女子、如今在商海里叱咤风云的东莞立成电子厂总经理蒋飞燕。1990年,刚拿到电大英语专科文凭的蒋飞燕只身来到羊城晚报当英文秘书,三年后蒋飞燕不安现状到了东莞,蒋飞燕以自己的精明强干及其胆识和自己的先生在东莞市石排镇办起了立成电子厂,做为总经理的蒋飞燕,一开始就提出了企业的文化理念:“忠诚服务,勤能补拙,能力第二,纪律第一”,她提的口号则是:“合作认错,我来做”,你说新鲜不新鲜!现在,立成电子厂有职工1600人,年产值早已过亿,产品100%的外销(其中欧美市场占70%,日本市场占20%,香港占10%)。如今,蒋飞燕和她的先生不仅拥有立成电子厂和立成电线有限公司100%的股份,拥有东莞市森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的股份,还在江苏镇江购地近40亩,招收了400来职工,拥有立成电子(镇江)有限公司97%的股份,镇江光明彩印包装有限公司50%的股份,并在日本、香港开了公司,现在,又准备在湖南择地投资。作为总经理的蒋飞燕,频繁往返于香港、日本和欧美市场,但是蒋飞燕没在企业安插一个亲属,用人全凭择优录取。

    第四,霸蛮、认真、不服输,大气磅薄、追求卓越完美的精神。陶洲合建村资耀华,小小年纪,16岁东渡扶桑求学,苦读金融理论10年,之后又两度赴美做访问学者,后来终成大器。全国解放后,资耀华先后担任过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公私合营银行董事会副董事长兼总管处副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银行常务董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成为新中国著名的银行家。其女儿资华筠,长期坚持自学,凭借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天资,在舞台上从事数十年的艺术表演,历任过中央歌舞团领舞、独舞、领衔演员兼教师、艺委会副主任,中国艺术团(出国演出)艺术指导。上演过《飞天》、《孔雀舞》、《金梭与银梭》等古今中外风格各异的舞蹈百余个,曾出访过世界40多个国家,所演角色先后数次获得国家奖和世界金奖、铜奖。1987年资华筠又出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还担任过多年的《舞蹈》艺术杂志主编,出版了200多万字的专著(著作多次评为国家级的一、二等奖)。眼下,集国家一级演员、研究员、博导于一身的资华筠是我国舞蹈界唯一获表演、研究系列双项正高级专业职称者,代表了舞蹈界表演和艺术的最高成就。资华筠同时还是国际奥林匹克艺委会首届执委和全国的妇联执委兼首都女艺术家联谊会会长。父亲资耀华是第一届到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而女儿资华筠则是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在我国,父女俩同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可谓凤毛麟角。此外,资耀华的二女儿资中筠,亦是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美国问题的专家。三都邓钧鸿,文革期间历尽坎坷,但却示其儿女赤志不移。最终,儿子邓晓芒成了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知名哲学家;女儿邓小华(残雪),竟从一个普通裁缝出道成一个世界级的作家,至今,残雪已在海内外出版三十几个作品集,在亚欧拉美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再说永济大河边的宋君宜。宋君宜高中毕业后,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走了两三个“一二一“,即一中、二中,一中、二中各复读了两三个回合。如果较真一下,他在耒阳读了5次复读。这并不是他成绩不好,而是他过于偏科。可是读完第5个复读,宋君宜还是没有考上,这时,母亲红着眼睛对儿子说,做父母的是再也没能力供你复读了,儿呀,你咋办呢?……按世俗人的眼光,宋君宜无疑是地地道道的“桐油罐子”,但宋君宜仍没气馁,仍然不服输。那年八月底,宋君宜像个要饭的一样在衡阳铁路一中校门口往来徘徊,被一位后来成为他班主任的教师注意到了他,问明缘由,竟力争免费让他入学,还给予他一定的生活费。这让宋君宜颇感意外,那一刻,宋君宜把感动的热泪往肚里咽下去的同时,更坚定了不考上大学誓不罢休的决心,最终,宋君宜以文科几个单科分列衡阳市和湖南省第一而被中山大学法律系录取。读完本科读硕士,之后,宋君宜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现在,在广州谋职的宋君宜被华南及其东南亚地区70多家大公司聘为法律顾问,可谓用法律的武器在驰骋天下。

    第五,“儿行千里,不忘母恩,赤诚相报”的精神。一般来说,耒阳人不管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不会忘记故土,不会忘记故乡,不会忘记桑梓之情。下面几个范例便可佐证。

    1949年随父母赴香港,后在德国、澳大利亚创业的遥田镇被塘村侨胞肖庄和姐姐肖萱女士,一直对家乡眷念不舍。1995年首次回乡探亲后,眼见乡亲饮水困难,老年人生活艰难,当即决定设立肖氏慈善基金,后又成立乐群慈善有限公司。从1997年至2002年,肖氏基金和有限公司先后在耒阳、常宁、衡阳、祁东等县市打井、改水1055处,共斥资220.8万元。期间,肖萱女士还给被塘村发放养老金,加上家乡遭受洪灾时的捐款,肖萱女士又单独耗费了70万元。而肖庄先生近些年来几乎是年年都要回家1-2次,每次多则一个多月,少则10把20天,先后引资新建、改建学校5所(资金超过100万元),扶持、新建敬老院各1所,加上给困难户发补助、捐资办敬老餐等项目,这些项目的资金又超过了200万元;2006年7月,耒阳遭受百年未遇的洪灾,肖庄先生闻讯后,立马给家乡组织捐献大米108吨,人民币20万元。其实,肖庄并不是日进斗金的大财主,为了应付慈善事业的支出,他以变卖房产的方式来继续自己钟爱的这项伟大而又普通的事业。耄耋之年、在美国定居的夏塘镇侨胞谢力中先生,尽管只是一位大学普通教师,却时刻铭记母校的培育之恩,先后捐资200万在耒阳一中校园内建起了力中图书馆,还在学校设立了力中、树兰奖学金。三都镇坪州村旅港同胞谢慕贞女士亦不忘家乡的养育之恩,花甲之年,毅然偕同先生回家乡,一次性捐款40万元,在坪州建起了慕贞小学,实乃拳拳报效之心,真诚感人致至。

 

 

《耒阳人牛气十足的性格》 

    文/肖希求 

    耒阳地处湘南腹地,水源充足,植被茂盛,四季分明,物产富足,是典型的江南富庶之地。从地理位置上看,耒阳东有罗霄山脉,南有五岭山脉,西有南岭山脉,北有南岳七十二峰,耒阳基本居于群峰相拥之中。耒阳虽四面环山却从不阻隔,从汉朝开始,耒阳就有一条从新城市(今新市)穿过全境,再从黄泥铺进入永兴的五岭大官道,另有五条通往四方境外的驿道,自古以来,通两广连百越,八方通衢,商贾繁盛,如今耒阳更是南北陆路交通大动脉的必由之地,扼湖广之咽喉,控南北之要冲。作为湘江重要支流的耒水,可四季通航,河面蜿蜒曲折,时缓时急,缓处有若干个回环,形成优美动人的自然曲线,构成荡气回肠的田园风光。这种独具个性的历史地理特征,造就耒阳人特有的文化性格。

    耒阳人的天性:实在

    耒阳这个地方,也许从来不著名,外地往来的书信中,耒阳往往被写成“来阳”或“末阳”、“未阳”。在任何一个辞书字典中,“耒”只有一个意义,即“古代农具”,而这个生僻的文字见诸地名,耒阳是唯一的。国内有关专家通过考古和研究论证,耒阳地名中的“耒”字,是因神农氏在这个地方“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而来,耒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向农耕文明过渡的标志。
    耒阳从秦建制以来,历二千二百余年,它的名字从未变更却不为外人所知,其间,耒阳出了不少历史大名人,其中有一位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这就是人类“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发明家东汉蔡伦,《后汉书》中是这样描述的:“蔡伦,桂阳人也。”就是因为当时辖属问题,闹出一连串的历史官司,使耒阳失去一次名垂青史的机会。东晋时期,湖南出了一本最早的志书《湘中山水记》,作者就是被誉为“江左之秀”的耒阳人罗含,也没有人提过他是耒阳人。耒阳在有史可考的数千年中,发生过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大事件,诞生过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大人物,但是,耒阳却从来不为外人所知。归根到底,是耒阳人不争名,太实在。
    耒阳人的实在,绝对不是本份,而是相对奸滑来说显得有些迟钝,甚至有点家藏宝库漠然视之的味道。耒阳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带,自然景观清秀,田园风光无限,人们耳熟能详的可能是“耒阳八景”:杜陵烟雨暗蒙蒙,易口渔翁乐融融。紫气腾腾马阜岭,白云霭霭鹿岐峰。东洲桃李争春色,西湖荷花映水红。唯有蔡池双月美,夕阳斜照水东江。蔡池双月指的是蔡伦故居前的蔡子池,据说是用于浸泡造纸原料用的,中有一堤,上筑一小亭,每当月夜,留连亭中,但见两边各有一月。蔡伦留给耒阳的财富,就是他的故宅和衣冠冢,如果不是2001年耒阳举办了蔡伦科技发明节,或许在大半耒阳人还不知道自己就是蔡伦的家乡人,蔡子池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也只有关心耒阳历史的人知道,《后汉书》中的历史疑案悬了几千年,人家都争蔡伦争得面红耳赤了,耒阳人就是不作声。
  据传,那篇“八景诗”是清朝一个名叫张应星知县题的。说实在的,无论是从诗的格律、意境、韵味上,还是从诗的表现手法上看,这首“八景诗”都显得非常勉强,很难在境界上入流。实际上,耒阳的自然风光非常奇特。以黄市为例,耒水两岸,十万亩竹海绵延数十里,冠盖几个乡镇,一眼望去,中无杂树,群山如缎,随风摇曳,蔚为壮观,如此成片生长的竹林,可能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汉朝名相张良就选择在这块风水宝地上隐居,可见其巨大的吸引力。耒阳还有富有传奇色彩的遥田“金线吊葫芦”、大义“十出九没泉”、东湖“三龙洞”、枫泉“汤火泉”、长坪垌中“佩玉林”等自然奇观,都可让人叹为观止。耒阳的自然观赏资源如此丰富,完全应该成为一个旅游胜地,但是它没有。近几年来,郴州地区把旅游这块做得轰轰烈烈,说那是广东的后花园,耒阳守着这片风水宝地就是叫不出一个好字来。这确实是实在得有些古板。
  耒阳人也有不实在的地方,有时还显得愚昧。很少有哪个地方的人有耒阳人那么团结,所以策动耒阳人是件很容易的事。在外地的耒阳人,只要其中有一个善于鼓动和组织的人,就会形成一股可怕的力量,所以耒阳人在外集体犯事的也就特别多。被人戏称为“黄牛党”的那些票贩子,估计最初的发起者就是耒阳人,力量最大的也是耒阳人,在全国各车站线路“耍三张”诈人钱财的也是耒阳人,轰动全国的两起超市偷盗案,就是耒阳某几个村村民的“杰作”。耒阳的名气就是被这些人弄大了,人们觉得耒阳人太可怕了,因此在某些交易会上、招聘市场,甚至出现了“小心耒阳人”的标语口号。
  但是,实在终究是耒阳人的天性,耒阳人有“恶”的一面,但“善”始终是主流。或许人们还会记得,耒阳建成8401军用飞机场,兴修107国道,竣工遥田电站,每一次在耒阳调动义工就达十几万。所以耒阳人对国家是有贡献的,但耒阳人早就把这些事情忘记了,从来不提它们。耒阳搞城市建设,坼除房产上千万平方米,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但从来没有谁因此闹事或越级去上访投诉,因为在耒阳人的心里,只要把城市建好了,自己得到一些补偿也就满足了,因而正当全国各地为城市改造争得面红耳赤、一筹莫展的时候,耒阳的城市道路硬化、旧城改造已基本完成,而人家在搞旧城改造的时候,耒阳的城市扩张已全面拉开。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耒阳的城市面积从几平方公里拓展到几十平方公里,人口从不足一万扩展到近四十万,创造了城市建设的奇迹,这些都要归功于耒阳人的实在。

    耒阳人的个性:霸蛮

  湘南人的蛮,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史记"楚世家》中,楚王也一再声称自己就是蛮夷。蛮有四种解释,一是野蛮;二是强悍,三是古代南方民族的统称,四是作程度副词。无论哪种解释,都离不开它的基本意思。
  耒阳人在湖南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外地人称耒阳人为“耒牯子”,霸蛮!“耒牯子”的称谓含有贬义,指的是耒阳人顽固,难变通,而“霸蛮”一词,表明不仅“蛮”,而且“霸”,可见强悍到了何种程度。有一首革命民谣是这样表述的:“耒阳牯子真大胆,跑到安仁来造反,手里拿把团鱼钻,枞树里面钻个眼(ngàn),打起土豪做鬼喊。”说的就是湘南暴动失败后, 2万多耒阳人跟随朱德上井冈山,沿途冲锋在前,打杀连天,让土豪劣绅闻风丧胆。耒阳人形容“霸蛮”的人,说是吃石根水长大的,石头是种非常坚硬的自然物体,从石头根里面流出的水,再软也是从硬地方冒出来的,那确实是霸蛮!
  耒阳人的霸蛮,是一种地域性格。耒阳的好些地名,让人感觉牛皮到了极点,稍大一点的地方,喜欢用“市”命名,如灶市、新市、大市、黄市、竹市等,稍小的地方,哪怕境内有一条溪水,就会用“江”来命名,如浔江、雅江、雄江、黄泥江等;山名也有意思:大的叫“仙”,如五峰仙、欧公仙、南岭仙、下寨仙、侯憩仙、珍宝仙等,中的叫“峰”,如鹿岐峰、紫云峰等,次的叫“岭”,如马阜岭、狮子岭、羊牯岭,小的叫坳,如羊脑坳、周家坳等等。就拿“灶市”来说,灶是人类生存所必须,何谓“人烟”?有人必有烟,有烟必有灶,幼学开篇就有“天地人谓之三才”之语,人与天地并列,可谓最大,这么看来,“灶市”的意思,就是“天下第一市”!再看“大市”、“新市”、“黄市”、“竹市”,超过“大”的是什么?超过“新”的是什么?有容乃大,有立则新,不可超越!“黄”通皇,皇天后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有竹市之“竹”,通竺,泛指极乐世界。所以无论哪个地方,都可解读为“天下第一市”,角度不同而已。还有那些山名更有意思,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无论有不有仙在山,在耒阳某个大一点地方突出的山就取名为“仙”,小范围内最高的山才称“峰”,至高处才是峰,可见耒阳人霸蛮到了何种程度!
  耒阳人的霸蛮,有些老子天下第一的味道。在耒阳,要么不做事,要做事就可能是扬名立万的大事。举个简单例子,耒阳建了两个广场,就有几个第一:发明家广场,是第一个以科技发明家命名的广场,里面塑有为人类作出第一发明的32位科技发明家,其中包括造出人类第一张纸的耒阳人蔡伦,面积上也是湖南第一大;神农广场,有天下第一人——人类始祖创耒之神农,有以天下第一农具“耒”为其命名的塑像,旁边兴建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号称“天下第一馆”。
  霸蛮的耒阳人,思想上喜欢出格,行为上也容易出轨。在耒阳,要么不出事,要出事可能也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耒阳上过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出过轰动全国的警匪大案。耒阳的匪患是非常独特的,解放前,各乡都有土匪,这些土匪既不占山筑寨,也不竖旗称王,据说个个练得一身硬功,他们飞檐走壁,劫富济贫,来去无踪。这些人平时照常在地里干活,一有号令马上集结。前些年侦破的耒阳京广线“飞虎队”大案,轰动全国,其飞车拿物的本领与电视剧《铁道游击队》如出一辙,后来这些人也是从一家一户捉拿归案的。
  全国各地,只要有耒阳人聚集的地方,总会弄出一些响动,耒阳人胆大包天,敢作敢为,即使在某一车站发生冲突,如果有几个耒阳人在看热闹,听得一句耒阳的乡骂,马上冲突会沦为群殴。但如果有幸与耒阳人结交,会得到两肋插刀的帮助,直到牺牲耒阳人自己,按耒阳的话说就是“砍下脑壳给你作板凳坐”。所以外地人对耒阳人是又敬又怕。走得正的耒阳人,有的成了豪商巨贾,走得邪的,有的成了阶囚野鬼。
  耒阳人这种霸蛮的性格,使得耒阳近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超常,一跃成为全省八强;城市扩张速度惊人,十年内等于再造两个新城;个人消费能力膨胀,住房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翻了数番,个人银行存款余额达60多亿元。外地人对耒阳人的印象是:买车要挑最好的,购房要买最大的,穿衣要选最贵的,他们出手阔绰,挥金如土,好像耒阳人屙出的是金子,尿出的是油水。据说一个满脸烧疤的耒阳老板在外地娱乐场所消费,马上一大群美女巴了上去,对着疤子一顿猛亲,因为亲一下就会得到200元小费。耒阳老板一次购买十辆豪华车名震省城等各种版本的在外地掏钱吓人的故事广为流传。耒阳冲天的铜臭味,让外地人完全忘记了原来在交易会上“小心耒阳人”的那些忠告。长沙的、北京的、广东的那些嗅觉灵敏的投机商人,夹着一个皮包,就纷纷跑到耒阳来了,全国各地一些正值妙龄、发育成熟的小妹,羞羞答答地揣一盒避孕套,也悄悄地来到这里。耒阳成了冒险家的乐园。

    耒阳人的本性:包容

  耒阳人很看重家族,同时非常注重族姓间的感情沟通和利益交流。在耒阳,只要姓氏相同,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同姓之间甚至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势力,大姓集中的地方,暴力冲突时有发生,往往倾巢而动,刀光血影,让人闻之色变。但令人惊奇的是,冲突过后,又会很自然地化解掉,不会埋下太深的仇恨种子。
  在耒阳有个非常独特的旧俗,叫“清明会”。清明是祭祖的日子,耒阳人在这一天不是各自去扫祖,而是举行集会,各姓家族举族在祠堂集合,共同祭祖,集体议事,之后杀猪宰鸡,排锅煮饭,无论姓别、不分贵贱都可放开肚子饕餮一餐,清明会的一切开支全部由族产中支出。清明会是耒阳人统一家族思想、凝聚族人感情的重要载体,在清明会上,家族成员之间有误会的要消除,有怨恨的要化解,有贡献的要表彰,是孬种的要谴责,同族之间的凝聚力是相当强的,公平镇有一个叫曾家碧的村,据说当年日本鬼子都进不了。
  耒阳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民俗,叫“拜章”,拜章类似于庙会。耒阳农村普遍建有庙宇,每座庙里都供有一个地方神,分管一个或几个村的各大宗族,最为著名的是大市的敖山庙和大义的辖神庙,各庙每年都要举办拜章活动,由各姓推选长老募集资金,共同举行祭祀仪式,仪式有大有小。大的如敖山庙会,在每年的大年初三,敖山庙附近的几十个村的村民,聚集在庙里,举行隆重拜祭敖王仪式,然后搭台唱戏,舞龙游船,巨大的纸船纸龙,从上午一直游到晚上,各自然村都得走一遍,每到一处都会得到最隆重的迎接。庙戏则会唱到第二天,几台班子轮流登台,场面非常壮观。敖山庙会声名远播,已经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拜章活动是各姓之间融洽感情的重要渠道,即使前不久发生过武装械斗,打得头破血流的两个大姓,此时也会若无其事地聚在一起,称兄道弟。这就是耒阳人宽阔的胸怀,也是耒阳人在外被人重视的资本。
  耒阳人的包容力是相当强的。耒阳人喜欢群居,其民居结构非常独特,大姓居住的村落,即使几十户几百户,也会是家家相连、户户相通,走遍全村不湿脚,其消防系统、排水系统非常科学,戏班子进了村,一唱就是数月,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居住地是耒阳人性格的再现,群居在一起的家族成员之间非常团结,互相包容,农忙时早出晚归,相互帮工,农闲时习武练拳、围山打猎。如今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但骨子里遗传的东西是不会变的,在外打工的耒阳人,相互照应,相互宽容。一旦和耒阳人交上朋友,就会交上一群朋友,有事吱个声,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但耒阳人的包容是很讲原则的。千万别在耒阳人背后使阴招,也千万别在耒阳人面前显武力,对于阴险奸邪之辈,耒阳人往往会用一种很简单的办法打发你,那就是武力;对于那些自以为武功了得,想在耒阳人面前逞强显摆的,那就得悠着点了,一旦碰巧有一群耒阳人,那就够你喝一壶了。正因为如此,外地人对耒阳人老是产生误解,好像耒阳人的命是从哪个地方检来似的,一冲动起来就会随时准备丢掉不要了。耒阳人是好冲动,个个是火药脾气,一点就炸,且不计后果。所以外地人来到耒阳之后,不敢随便走动,不敢高声说话,生怕擦出火星招灾惹祸。耒阳人出门在外,一口乡音就足以把人震住,就是操国语,也会有耒阳的土渣掉出来,外地人常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耒阳人讲普通话”,一方面可能确实有些难懂,另一方面或者心有余悸。
  实际上,耒阳人是非常好相处的,可能今天把你打得半死,明天就会请你出来喝茶,没事人一样。耒阳人不信邪、不怕事,尊重好汉,看重友谊,信奉不打不相识,激烈的冲突过后,马上就会雨过天晴,握手言欢,这是耒阳人的天性,豪爽中的纯朴,强悍中的单纯,其实耒阳人并不可怕。外地人到耒阳生活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被吸引,被同化,慢慢也变成了耒阳人。

 

 

《漫谈“耒牯子”》 

文/朱文科 

    生活需要热情的讴歌,更需要理性的思索。
    走进夏日的耒阳发明家广场,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由绿色和蓝色浓笔描绘的水彩世界。这里的天空是那么明朗,天际那么辽阔,绒绒如毯的草坪令人神思缥纱,扑面而来的带着泥土香味和松香的轻风令人心旷神怡。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占地面积330亩、投资1.5亿元,以古今中外的科技发明家而著称的广场,在当今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就连我这个地道的耒阳人,站在发明家广场盘桓,目睹100位科技发明家英姿勃勃地群雕,在肃然起敬的同时,都不能不发出万千感慨。就在二十年前,耒阳市不过是一个只有四五万人口、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的内陆小县城,而今天,她的建成区面积已达30余平方公里,城市人口有30万,那条条宽阔而明净的大街,那幢幢摩天高楼,那流动在车水马龙之中的繁华气息,那镶嵌在城市周围的座座夜明珠般的火电厂、水电站,无不说明一座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崛起。今天的耒阳,不但是闻名全国的油茶之乡、汉白玉之乡、楠竹之乡、湘南煤都,更是一座新兴的电力城市、旅游城市、经济强市。如今,但凡到过耒阳的外地人,无不为她的发展速度而惊叹。
    其实,耒阳今天所创造的奇迹是与耒阳人的性格分不开的。外地人称耒阳人总爱喊“耒牯子”,因为耒阳人的天性倔强、霸蛮,像牯子牛般有股拼劲、闯劲、不怕死的犟劲,无论做什么事儿,只要较上劲了,就是十头牛牯子也拉不回。清末民初,耒阳城出了个了不起的人物,叫李楚渔,读了一肚子书,后来还漂洋过海留学到日本。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十分想念故乡,就把耒阳有名的十景中的前八景写成一首通俗易懂的七律:“杜陵烟雨暗蒙蒙,易口渔翁乐融融。紫气腾腾马阜岭,白云蔼蔼鹿岐峰。东洲桃李争春色,西湖荷花映水红。唯有蔡子双月美,夕阳斜照耒江东。”这就是被后世广为传颂、荟炙人口的《耒阳八景》。就凭这首诗可以看出李楚渔的过人才华了。当时,朝廷看中了他,欲委以重任。谁知,李楚渔非但不买清朝皇帝老子的帐,反而加入了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走上了推翻满清政府的道路。他的父亲知道后,软硬兼施要他回耒阳,他就是不从,坚定信仰,投身革命,硬是追随孙中山到死。李楚渔身上折射出的不就是一股牯子牛的精神么?
    耒阳人的这种性格还有个最大优点,就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蔡伦无疑是其中最伟大的代表了。照理,一个去势的男人,就算不是万念俱焚,起码能够当好一个宦官就不错了,他偏偏异想天开,要去造什么纸,而且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硬是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用一堆树皮、烂鱼网、破布造出了人类第一张植物纤维纸。蔡伦的这股牯子牛精神,改写了人类文明史,以至于美国著名学者麦克.哈特在他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里,把蔡伦排在第七位,而且远远排在其他发明家之上。对于蔡伦的这股“牛劲”,我们除了感佩,还能说什么呢?
    也许是受了蔡伦的影响吧,自东汉以后,耒阳人真的是英才辈出了。三国,有吴国九贞太守谷朗,勋业显著;有罗彦、罗仁、罗绥仕于蜀,为政清廉。晋代,有长沙相罗含,被誉为“荆楚之材”、“江左之秀”。盛唐,有罗宗广、罗汝翼、罗汝辅三元戎,军功显赫。两宋,有龙图阁学士郑向、节度使陈延海,政绩卓著。元朝,罗宗华、罗添爱、邓邦、郭定邦四元帅南征北战功载史册。明时,耒阳人出仕皇家达100多人,有善政爱民的李星,有峻节敢言的谢文祥,有才猷豁达的胡文壁。清代,建威将军刘厚基为后世楷模。民国时期,耒阳人从政从军者众多,有少将38人,中将8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朱德、陈毅坐镇耒阳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湘南起义,一万多名血气方刚的耒阳人追随朱陈上井冈山。在枪林弹雨里,冲锋最前的是耒阳人,最不怕死是耒阳人,最后绝大部分血染他乡,壮士一去不复返。这当中,就有朱德的爱妻、巾帼英雄伍若兰,有威震闽赣的三红军军长伍中豪、刘铁超、李天柱,有被王明诬为“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路线”的谢唯俊,有后来成为共和国开国将军的雪山名将谭冠三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屡建奇功的中将王紫峰。尤其是红十二军军长伍中豪,与林彪、黄公略一起被称为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的“三骁将”,性情刚烈,喜豪饮,有胆有识,智勇双全,打起仗来几天几夜不下火线,典型的“耒牯子”一个。1930年10月,伍中豪带领一个排的警卫,去横江调集各县独立团准备向福建进军。途径安福县城时,遭安福靖卫团袭击。伍中豪弹尽援绝,誓死不降,壮烈牺牲,年仅27岁。得知这一消息的毛泽东咬住一条毛巾,躲在屋子里几天不肯出来。性子暴躁的彭德怀咬牙切齿派出5000多红军,将杀害伍中豪的安福县靖卫团一举聚歼。谭震林曾多次在一些场合上讲:伍中豪如果不牺牲,他绝对是我们军队中和林彪平起平坐的元帅。
    作为一个耒阳人,我从小到大一直为家乡出了这么多的历史风云人物而自豪,身上固有的“耒牯子”脾气从来不曾改过。记得十三年前,我在衡阳求学,班里有个来自张家界的唐姓同学,长得牛高马大,学习成绩也好,对我这个沉默寡言、成绩一般的矮个“耒牯子”自然很轻视。记得头学期期末考试,我英语没有及格,考了第一的他故意在班会上影射我:“耒牯子嘛,只晓得读死书认死理。”我不服气,暗暗憋着一股劲,拼命学习。到第二学期时,我的总分成绩跃居全班第一了,英语更是头回得满分,我也因此由宣传委员“升”为团支部书记,令全班60多位同学对我刮目相看。这位老兄自然不高兴了,有次不知为了何事同我发生争吵。他仗着比我高出一头,实行武力解决。我初生牛犊不怕虎地同他拼起了命,最终把他吓败,令他惊佩不已。从此,我们居然成了莫逆之交,至今常有联系。
    仔细想来,外地人说我们耒阳人是“耒牯子”,还真给说对了。许多到过耒阳的外地人发现,有些事在他们看起来不可为,可我们耒阳人偏不信这个邪,偏要顶这个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却独辟蹊径,大功告成,让人大跌眼镜。在耒阳民间流传着一个神农创耒的故事。相传炎帝神农氏被南方各部落拥为联盟首领后,率其近臣垂、郴夭等,游湖泊,遍尝百草,播五谷,教民耕稼,有一天,他溯湘江而上,来到一个十分神奇美丽的地方,但见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极宜耕种。尤为他惊奇的是,这里的汉子捉蟹时居然用木棒撬石,这里的妇女把湿木在大火烘烤下弯曲后用于拱土。神农由此大受启发,执木为耒,斫木为耜,耒耜的创造使人们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过上了安居生活,推动了文明社会跨了一大步。为纪念创耒,神农就把这块地方称为耒地,并将这条河命名为“耒水”。如今,经过中外专家考证,耒阳的确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最早的稻作文化耕作区。
    “耒阳人真大胆,松树挖只眼”,是对契而不舍的耒阳人最为通达的一句褒奖。耒阳的女性身上同样有股“耒牯子”精神。著名电影演员伍宇娟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耒阳农家女。她只上过初中,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失去了继续上学的机会。然而,她没有消沉,而是奋发向上,后来成为耒阳花鼓戏剧团的一流演员、台柱子。1996年初秋,伍宇娟听说中央戏剧学院在武汉招收学员,冒昧前去应考。当她带着干粮好不容易找到报名地点,考试已经于先天结束,许多和她一样迟到的报名者失望而归。伍宇娟却不甘心,找到招生老师,流泪恳请老师开恩让她试一试。招生老师被她的执著精神感动,破例叫她补考。结果,伍宇娟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乡下妹子进了全国最高戏剧学院,那些来自大都市的同学起初颇瞧不起她,不愿和她来往。伍宇娟怀着一股“耒牯子”精神,刻苦学习,练就一套真本领,以良好的成绩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四年后,她因成功扮演电影《龙年警官》里的重要角色仲小妹,获得1991年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成为著名电影明星。 
    从上故事可以看出,如果没有耒阳人的倔犟和聪明,就不会有神农创耒的奇迹,就不会有电影明星伍宇娟。“耒牯子”这个绰号,实际上是一种很值得提倡的精神,即牯子牛精神。这种精神的实质就是苦干、实干、巧干,不畏艰难,砥砺奋进。我国南方人的性格中相对缺少的正是这种迎难奋进的“牛劲”。南方人性格比较浮滑,浮滑也许能取得一时侥幸的成功,但毕竟只能是侥幸一时。相传三国时庞统初投刘备,不为看重,仅被署耒阳县令,心中甚为不满。他上任数月,不理政务。张飞巡视耒阳,见案卷堆积如山,大怒。而庞统却不慌不忙仅用半天时间将数月积案一一妥善处置,被世人誉为奇才。事实证明,这种人才是最不住的,这种不务实的作风是最危险的。后来,雏凤身死落凤坡,至死仍怪地名不祥,他却未曾反思一下,枉自熟读兵书,连行军路线和地名地势都未弄清,焉有不败之理?由此可见,即使是天才,也要象耒阳人一样,靠着苦干、实干,才能铺就通向成功的坦途。
    当世人读懂了耒阳人,了解了耒阳人身上这股代代相传的牯子牛精神,就不会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在耒阳这块近三千平方公里的古老土地上所发生的惊人巨变而惊讶了。

 

《“耒牯子”有什么精神》

    文/东方学

    近年来,耒阳文化界人士抛出了“耒牯子精神”的概念,有人还作古正经地在研究,为“耒牯子精神”寻找历史依据和文化渊源,并提倡发扬“耒牯子精神”。对此,鄙人则不以为然。因而朱文科同志在2006年4月11日的《新耒阳》上发表《漫谈“耒牯子”》一文后,我当时对他说:对“耒牯子精神”一说,我持异议,日后会撰文与你们商榷。
    “耒牯子”有什么精神?牯者,泛指牛也。现代则指公牛,即牯牛。外地人把耒阳人叫耒牯子,也仅仅是指耒阳的男性,我以为说文雅点是耒阳男人的代称,说难听点乃戏称而已,除此之外并无什么特别的含义,更不能有什么精神。就像我们耒阳人把江西人叫“江西牯”,把广东人叫“广东牯”,把湖北人叫湖北佬,把东北人叫“东北佬”一样,也只是代称或戏称而已,且多是人们的口头语,不见经传,你能道出其中的精神吗?如果硬要牵强附会说出其精神,未免使人觉得太滑稽了。
    因为,提倡“耒牯子精神”很不科学、很不雅观,有诸多不合逻辑的问题。值此,笔者不妨略谈几点,供赞成“耒牯子精神”的朋友参效。
    一、“耒牯子精神”牵强附会。有的文友对“耒牯子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铨释,概括为如下几点:一是“耒牯子精神”渊远流长。纸祖蔡伦就具有“耒牯子精神”,共产党的红军将领伍中豪、刘铁超、李天柱等也与“耒牯子精神”一脉相承;二是“耒牯子精神”的实质就是苦干、实干、巧干,不畏艰难,砥砺奋进,性格浮滑的南方人,正需要这种迎难而进的牛劲;三是世人只有了解了“耒牯子精神”,才能读懂耒阳人。其实,外地人把耒阳人叫耒牯子,本意即便不是贬损,亦毫无称赞之意,所以鄙人认为只是代称而已,如斯而已。如果更要说有什么含义,就是说耒阳人(指男性)有点犟和蛮。犟和蛮,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弱点,亦不是什么优点,与实干巧干等就更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与蔡伦造纸、红军将领革命有什么关系?靠犟和蛮能发明纸吗?靠犟和蛮能打胜仗吗?革命能成功吗?今天的领导靠犟和蛮能依法行政、抓好各项工作吗?可见,如果耒阳人仅仅是有“耒牯子精神”,那耒阳人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了。缺少智慧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可能有所人作为的。提倡“耒牯子精神”,岂不是自我贬损吗?
    二、“耒牯子精神”很不科学。耒牯子是指男性,不包括女性,这是毫无疑问的。牯代男性、婆代女性是生活中的规律。就像我们耒阳人把江西女性叫江西婆、四川女性叫四川婆一样,外地人也把耒阳女性叫耒阳婆(绝不可能叫耒牯子)。耒阳女性是耒阳人的半边天。“耒牯子精神”特指耒阳男子的精神,不包括女子的精神。而“耒牯子精神”如果就是耒阳人精神,耒阳人精神把耒阳女性的精神排拆于外显然是不妥的,是不科学的。耒阳古代的女中豪杰、近代的巾帼英雄伍若兰、当代社会各界的女劳模等,其精神是耒阳人的宝贵财富,是耒阳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倍加珍惜,发挥光大才是呀。
    三、“耒牯子精神”与“耒阳精神”相矛盾。1996年春,耒阳市委专门召集耒阳文化界人士进行座谈,研究讨论“耒阳精神”,《耒阳报》还发表了部分人士的探讨文章。鄙人参加了那次讨论,并在1996年5月1日《耒阳报》和《衡阳晚报》上分别发表了研究文章《试论“耒阳精神”》。后来,市委领导根据那次讨论,总结确定了“耒阳精神”,还以红头文件公告于全市人民,希望全市人民发扬耒阳精神,再创辉煌业绩。我认为,那次确定的“耒阳精神”,是集思广议,深入研究的结果,具有严肃性、科学性、史学性、文学性、哲理性,真正能代表耒阳人的精神。我们已经有了“耒阳精神”,现在又提倡“耒牯子精神”,这不是很矛盾吗?难道要以“耒牯子精神”取代“耒阳精神”?然而,“耒阳精神”是耒阳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思想、性格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升华,是耒阳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行为准则,是维系这方土地的理性思维,具有凝聚力和鼓舞力,牵强附会的“耒牯子精神”如何取代得了呢?
    一言以蔽之,“耒牯子”没有什么精神,所谓的“耒牯子精神”,有点杜撰和牵强之嫌。我希望文友们不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毫无意义的研究毫无价值。

 

 

    《对<“耒牯子”有什么精神>一文的几点拙见》

    文/肖淋文

    朱文科发表于2006年4月份的文章《漫谈耒牯子》我是看过的,前些日子东方学先生所作的《耒牯子有什么精神》一文我也看过,后一篇文章我看得比较细,因为我感觉,先生所持的己见我并不赞同。

  在文章中,东方学先生把“耒牯子”一词定性为口头语,且不去论证这是先生所说的对耒阳男人的雅称也好,戏称也好,总之,它是有所指的,它有具体的特定对象,所以,并不能把它归纳为无意义之类的词语,就象以前老百姓称革命队伍为“八路”,国民党政府称之为“共军”一样。至于这个词的背后代表着什么精神,那纯粹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不同的理解本身就会带来不一样的结论,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在历史上被争论了很多年,国人却根据日本侵华的战争事实曾在很长一段里把它定性为野蛮、毫无人性的“军国主义”,并不承认它的文化地位,然而,在日本本土,却把那种对死的无畏和对荣誉的尊重看作是支撑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这两种认定都事实清楚,理由充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精神”一词本身就是抽象的,它没有具体的认定标准。

  东方学先生先是说此词毫无意义,尔后又在文章中写道“如果更要说有什么含义,就是指耒阳男人有点蛮和犟。”我认为这其实是东方学先生为了坚持己见而采取的一种先入为主、欲盖弥彰的手法,因为这两点(暂且先说“蛮”和“犟”)在一定范围内是得到公认的,不存在先生所说的“如果”,而是的的确确的事实,先生作为一名耒阳人,不会连此都不知道吧。在后文中,先生又说这两点实则不是弱点,也不是优点,既然不是弱点,那又何来不能有所作为,又何为是一种自我贬损呢?这显然是一种自我矛盾。“蛮”和“犟”,只是人民大众对于实质的简单形容,往更深层次看,这里面所代表的正是耒阳人敢打敢拼,办事果断,作风干练的优良品质,谁敢说认准目标一往无前百头牛也拉不回头的“犟”不是一种优点呢,耒阳的革命先烈们坚持共产主义,跟随党在艰苦卓绝的历史条件下四渡赤水,万里长征不是一种“犟”吗?流传千古的愚公移山不是一种“蛮”吗?用东方先生的观点来看,这都是一种愚昧,都是不可取的,红军在一渡赤水时就应该知难而退,早些儿散伙,愚公只需把房子搬到山顶上就可以达到不为山所挡的目的了,这才是一种尊重事实的实干加巧干,如果耒阳人如他们一般“犟”与“蛮”,那就成了一种头脑简单的人,领导更是不能依法行政与抓好各项工作,先生的论断正确与否,广大耒阳人民自会评判。我此刻想起上月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耒阳几十万人民被淹,市委市府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武警战士在这场洪灾面前,发扬的正是坚持不懈、敢打敢拼、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犟”与“蛮”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那结果会是怎样?还想问一句,东方先生家住几楼呀?

  我还注意到,东方学先生说朱文科撰文所述的“耒牯子精神”是很不科学的,因为它只代表了耒阳的男性,不代表女性,这不尊重女性,不承认女人半边天的社会地位,按照先生的逻辑惯性往下推断,花木兰替父从军所体现的“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自然也不科学,因为她只代表了女性,赖宁勇扑山火不能称为英雄,因为他只代表了少年,徐洪刚勇斗歹徒不是英雄,因为他只代表了军人,任长霞一心为民不是英雄,因为她只代表了女性,只代表了公安干警……我们整个社会需要的英雄是一名少年时扑火,青年时勇斗歹徒,中年时一心为民的人,而且他还得不男不女又既男既女,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各行各业的学习需要。

  这种说法显然是一种臆造,是站不住脚的。

  在《耒牯子有什么精神》一文的最后,东方学先生抛出了最重要的砝码,那就是其曾参与研究总结的“耒阳精神”是最具有严肃性、科学性、史学性、哲学性的,是被市委领导总结肯定的,是用红头文件颁布的,所以,朱文科所说的“耒牯子精神”完全没有存在的价值。这是很可笑的,因为先生作为一介文人,竟然有如此厚重的官僚主义,竟然将“官员肯定、红头文件”作为精神文化历史地位的认定条件,照这样看来,秦皇朝的“焚书坑儒”又岂能被称为一场文化的灾难和冤案?而且,我另想说的是,东方先生的言论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殖民主义,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自会被历史和社会所抉择,它有自然的淘汰规律,任何一种人为的过滤都是一种野蛮的行径,是有悖于社会文化发展规律的。“耒牯子精神”也好,“耒阳精神”也好,哪种终究会成为耒阳人民精神思想的主旋律,又岂是一纸红头文件可决定的?

  对于东方学先生的学识,我一直是钦佩的,但在文化界,不能有专制,更不能有官僚主义与霸权主义,毛泽东同志曾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那种学术也可以,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

 

 

    《与东方学先生商榷“耒牯子精神”》

    文/凤凰山农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方历史发展的轨迹与这个地方人民的精神特质(风俗传统、地方习性、文化语言、心理特点等)是密不可分的。笔者是个耒阳女婿,在耒阳生活时间不到两年,对耒阳人的精神特质谈不上有很深的了解,但缘于对历史思想学术的偏好,故对耒阳的历史并不陌生。耒阳在中国历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中国现有建制县及县级市三千多个,像耒阳这样拥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并不多,作为一名耒阳人应感到自豪和骄傲,即使作为一个外地人,我也感到耒阳是个很有个性和特点的地方。最近看到了朱文科先生《漫谈“耒牯子精神”》一文(见2006年4月11日《新耒阳》),觉得很有道理,但从现实的角度及逻辑方法上论证,朱先生的文章确还有值得探讨之处。为此,东方学先生在《“耒牯子”有什么精神》(见2006年8月8日《新耒阳》)中已作了矫正。笔者认为,东方学先生基于崇高的理由,运用很犀利的文笔,在论点论证上未免有个人的偏见色彩,故在此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与东方先生商榷。
    首先,我认为朱先生的观点是积极的。朱文科先生是耒阳有知名度的作家,他对“耒牯子精神”的看法无疑容易引起全市文化界的关注。从朱先生一文不难看出,其主旨在于发掘、倡导、弘扬耒阳丰富的人文精神,取其积极成分,希望为今人所用,为建设和谐耒阳提供精神动力。通观全篇,我没有看到有抵制耒阳市委市政府现行政策的片言只字和任何含意,不知东方学先生从何处理解,认为耒阳文化界人士是“抛出”了“耒牯子精神”?这只是个文化观点而已,朱先生也只是个文化人而已,并不是李登辉抛出“两国论”,美国抛出“邪恶轴心论”,更不是马克思恩格斯与资产阶级思想家论战,何谈“抛出”?东方先生的高度确不一般,我们是否也可以说1996年东方先生抛出了“耒阳精神”的概念?市委“出笼”或者“泡制出”了“耒阳精神”文件?
    其次,“耒牯子”精神的说法并没有牵强附会。如果130万耒阳人在外地人心目中没有一点相同的精神性格特质,为什么有“耒牯子”的称呼?虽是口头语,但能说在这个称呼中没有包含一点外地人对耒阳人精神特征的共识吗?不管这个共识是否带了一些贬意,毕竟是外地人对耒阳人的认同。东方先生认为这个称呼只是个戏称而已,不见经传,不可能有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典型的用表面代替内容,以现象否定实质的错误逻辑。东方先生还一口咬定没有人能道出其中的精神,难道我们所讲的精神非要在文件上出现了写明才算是有?或者说要在东方先生的心目中有了才算?为什么现在朱文科先生道出来了,东方先生却又认为是牵强附会并矢口否认?说到牵强附会,我倒是看到东方先生提出的“江西牯”之类有点牵强附会,因为我只听说有江西老表的说法。东方先生还认为朱先生的文章对“耒牯子精神”内涵的诠释有些牵强附会。这不禁使我要产生疑问,我不知道东方先生在1996年参加“耒阳精神”的一系列讨论活动中,是否也翻查了中共党史、解放军战史、耒阳地方志,我也不知道东方先生对朱先生文中所提到的耒阳历史事件及人物是否清楚,更不知道东方先生所提倡的“耒阳精神”的历史思想文化依据是什么。他口口声声强调,那次确定的“耒阳精神”,是集思广议,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具有严肃性、科学性、史学性、文学性、哲理性,这也许是真的。但东方先生对朱文科先生运用中共党史、解放军战史、耒阳地方志等历史文化依据和现实观察总结得出的结论却非常反感,不知是否有点“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味道?难道“耒阳精神”是割断历史杜撰出来的吗?
    第三,“耒牯子精神”与“耒阳精神”并不矛盾。东方先生认为“耒牯子精神”与“耒阳精神”有很大的矛盾,有了官方红头文文件规范的“耒阳精神”,再提倡什么“耒牯子精神”纯属多余。按照东方先生的观点,一个地方只能有一种精神,这无疑是个笑话,只能使笔者怀疑东方先生是不是因为“耒阳精神”是自已参与研究的,因而对“耒牯子精神”不屑一顾,并警告不要试图取代“耒阳精神”。难道有了阳春白雪,就不要下里巴人了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是天生的死敌?应该承认,“耒阳精神”是具有重大现实积极意义的,可与朱先生极力倡导的“耒牯子精神”并不矛盾,而朱文科先生概括的几点也不见得会抹杀“耒阳精神”,如果东方先生一定要把“犟和蛮”这样的可好可坏的字眼通通归结为是贬损了耒阳人的话,那我倒是要说,朱文科先生是个有勇气的作家,敢于把耒阳人精神特质中的消极成份揭露出来,这难道不是好事?至于“耒牯子精神”把耒阳的妇女拒之门外的说法,我以为是东方先生在死抠字眼,有点滑稽。我们提倡学习雷锋精神,但雷锋是个男战士,是不是我们老百姓不用学了,尤其是妇女们更不用学了?我曾问过周围土生土长的耒阳人,他们说“耒牯子”最初是指耒阳男子,到现在已是对耒阳人的统称,不分男女了。
    我和东方先生一样,也是个转业军官,但却是个粗人,于文学尤其是杂文基本上是一窍不通,我一向认为学术思想的探讨要坚持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不要以一家之言断百家之路。东方先生在文后高呼不要再对“耒牯子精神”作什么研究了,“毫无意义的研究亦毫无价值”,这是妄自尊大而已,耒阳人发掘研究弘扬家乡丰富的人文精神遗产并不是丑事,广大文友不必理会,埋头苦干就是。另外,不知是东方先生的笔误还是编辑或打印者失误,“对‘耒牯子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铨释”一句中,“铨”用错了,应是“诠”字。

 

 

    《“耒阳精神”与“耒牯子”,谁主浮沉?》

    文/王毅

     前些天在“新耒阳”上看了 东方学先生《“耒牯子”有什么精神》一文后,又专程看了朱文科先生的《漫谈“耒牯子”》。觉得两篇文章各有千秋,但也都有少许纰漏。我没有文人那样洒脱的文笔,只提几点愚见。
    先品朱文科先生的文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朱文科先生是耒阳市一知名青年作家。所谓文人,写其之所感,书其之所悟。朱先生的文章取名为“漫谈”也实无不妥,但通观其全文,旨意却不在漫谈,而是在散播他自己所谓的一种“耒牯子”精神。他把耒阳名人的贡献全都归结于“耒牯子”精神,或许想由此让外地人知道“耒牯子”并不单单是指一种称谓,而是另有韵意,但让读者看了确实有点牵强附会。因为在现实中,外地人称我们为“耒阳牯子”并不是全都代表着称赞之意,就象朱先生的文章里写的一个张家界的同学用“耒牯子”称呼来贬低他一样。也许,在外地人的观念中,耒阳名人的贡献和“耒牯子”精神根本挂不到什么边,正如东方学先生所讲,“耒牯子”其实就是一个戏称而已。但见,朱先生的一片良苦用心却是引来了东方先生的反唇相讥。
    文章标题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说朱文科先生文章的标题改为《漫谈“牯子”》,先宣扬这种苦干、实干、巧干,不畏艰难,砥砺奋进的“牯子牛”精神,然后再引申出我们“耒牯子”也具有这种精神,这样或许会让读者朗朗上口,无可厚非。但若前面加个先加个“耒”,那文章中体现出朱先生的思想未免略觉狭隘,因为这种实干、巧干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并不是耒阳人所特有的精神。“牯子牛”经些许笔墨渲染,可以称其为一种精神,但是“耒牯子”却不能,因为“耒牯子”中的“耒”代表着地名,“牯子”代表着牯子牛,即使“牯子”一词代表人,但也是从牯子牛中引申下来的。其中就有个先后次序问题,顾名思义,肯定是先有牯子牛,然后再有“耒牯子”这种称谓,因此只能说耒阳人具有这种“牯子牛”精神。朱先生在文章中提出:“耒牯子”这个绰号,实际上是一种很值得提倡的精神,即牯子牛精神。这句话一细品,却有种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的味道。
    再看东方学先生的文章:
    一、明知其为之然反其攻之。朱先生作这篇文章的用意想必东方先生也明白,并不是象东方学先生所反驳的:“耒牯子”没有什么精神。如果是这样的话,东方先生也未免太针锋相对了。假如再出来个什么“耒犟子”、“耒蛮子”等一些精神,东方先生是否都要一一相驳呢?东方先生在文章中所提倡的“耒阳精神”鄙人还不曾拜读过,因为当时我还是个娃崽。不过在下认为,虽然朱先生一文中所提出的“耒牯子精神”其标题立意欠妥,但是文中提出的那种苦干、实干、巧干,不畏艰难,砥砺奋进的精神确是值得我们弘扬的,既然东方先生在文章中写道“耒牯子精神”与“耒阳精神”相矛盾,那么想必在朱先生文章中提出的那种实干、巧干的精神在阁下的“耒阳精神”里是不提倡的?更甚至是持反对态度?我想这应该不是东方先生的本意吧?
    二、东方先生的文章可谓是句句犀利,直中要害。东方学先生文章中的观点是认为 “耒牯子精神”所指的对象不全面,“耒牯子”一称不雅观。其文章中指出:“耒牯子精神”是指男子的精神,不包括女子的精神。鄙人在想,这句话一出,东方先生不是硬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么?那么请问:钉子是男子还是女子?“钉子精神”应该是由谁来学习?该不是由钉子们自己学习吧?鄙人不才,但由此也不得不佩服东方先生的“博论”,一种精神,也非得分出个雌雄来,有点贻笑大方了吧?耒牯子泛指耒阳男子,这个观点是真,在东方先生的文章中也有详细说明论证,但是由此抛出“耒牯子精神”是单指男性精神的观点,这样的思维逻辑未免有点让人啼笑皆非了。再者,说到不雅观,我想鲁迅先生的“孺子牛”精神也比这雅观不到哪去,阁下认为呢?话又说回来,东方先生所提倡的“耒阳精神”也不见得就很有创意,按照阁下的想法,在耒阳叫“耒阳精神”,那么在湖南就叫“湖南精神”,在中国就叫“中国精神”了?鄙人思索,以这种标题命名的“精神”未免过于太通俗,太直接了?
    最后在下想说两句……
    鄙人认为,朱文科先生的文章如果作为一篇散文来阅读,不可否认是篇好文章,但是读者要把文章按照东方学先生的那种思维来细究,也确实不能服众。“耒牯子”到底是什么?是指朱先生所写的那样,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精神?还是指东方先生所驳的那样,只是一种戏称,不见经传?不难读出,“牯子牛精神”却是朱先生在文章中所大力提倡的一种精神,只是在文章中大有断章取义、抛砖引玉之意。牯子牛是种牲畜,本来没什么,但是在文人笔中,却可以把它描绘得煞如其是,就如鲁迅笔下的“孺子牛”。确实,我们在这里争辩到底有没有这种精神,对牯子牛来说,它永远不会懂得。但它苦干,实干的那种犟劲,正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所应该效仿的,所以称其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与东方先生所提倡的“耒阳精神”其实没有什么必然的冲突,更没有阁下文章中所谓的“矛盾论”,东方先生实在是杞人忧天了,也不必搞得草木皆兵。东方先生的“耒阳精神”是宏观的,具有指引性、倡导性;而朱先生的“牯子牛精神”则是具体的,具有形象性、效仿性。鄙人愚见,两者所持观点如能合二为一,各取其长,互补其短,化干戈为玉帛,实为上策。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