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文化英雄神农氏与耒阳

文化英雄神农氏与耒阳

关键词:耒阳历史,耒阳名人,耒阳神农氏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耒阳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0734zx.com
  • 感谢 leiya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4155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文/王杰文(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
 

    神农氏是我国民间传说中上古时代的文化英雄与圣明君主,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所谓“三皇五帝”中的一位,他兼有“师”与“君”两重身份。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中的“黄金时代”。

    神农朝代的生活是安详和静謐的。据《庄子·盗跖篇》记载:“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又据《商君书·画策》记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由此可见,神农时代是民风纯朴、政治清明的时代,是十分完善的小农社会。因此《吕氏春秋·上德》说:“为天下及国,莫如行义……此神农、黄帝之政也。”千载而下,神农时代成为“至治之世”之典范。事实上,即使在当时,神农氏已然是美名远扬,邻国的百姓纷纷前来投奔,据《吕氏春秋·用民》记载:“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神农。”神农氏以德政令名垂拱而治,四海之内莫不臣服。所以,在他统治的时代,疆域空前广阔,据《玉海·帝王世纪》载:“自天地设辟,未有经界之制,三皇尚矣。诸子称神农五天下,地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五万里。”即“神农地过日月之表”。

    那么,神农氏究竟是怎么获得百姓爱戴的呢?其原因至少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神农氏具有世代为王的“帝胄”谱系。据《易·系辞》称:“神农十世有天下,与天下同之也。”又据《吕氏春秋·慎势》说,“神农在位一百二十七而崩……凡八代轩辕氏也”。虽然各种文献在关于神农氏的世系问题上互想龌龊,但也未必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

    二、神农氏实行了“君民平等”的政治理论。这一点我们只能从间接的文献资料中获得。《孟子·腾文公上》记载:“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其徙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腾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农家充分发挥了神农氏的言论,竭力提倡“君民平等,自食其力”的政治主张。在古代社会低水平的生存条件下,这种社会理想非常符合普通百姓的利益。“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理想化的政治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

    三、神农氏实行了敬天保民、仁德宽容的治理方法。据《淮南子·主术篇》记载:“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也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科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四方。风雨不能袭,寒暑不能伤。迁延而入之,养民以公。其民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不劳形而功成,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是故威厉而不杀,刑错而不用,法省而不烦,故其化如神。其地南至交趾,北至旸谷,西至三危,莫不听从。当此之明,法宽刑缓,囹圄空虚,而天下一俗,莫怀奸心。”神农氏顺其自然的逻辑来治理百姓,创造了空前的太平气象。

    四、神农氏是为百姓造福祉的文化英雄。他教授百姓树艺五谷、识别药物、制作乐器。据《淮南子·原道训》记载:“神农之播谷也,因苗以为教。”另据《搜神记·卷一》记载:“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又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载:神农(炎帝)“始教耕,故号神农氏。于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又据《世本·作篇》记载:“神农作琴,神农作瑟。”此外,神农氏还发明了某些农具。据《易·系辞下》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事实上,作为贤明的君主与超凡的英雄,神农氏历来不仅仅受到上层社会的普遍推崇,同时他也受到下层民众的衷心拥戴。在下层民众的口头传说中,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保存了对这位泽被后人的先贤的记忆与怀念。其中最主要的是一种纪念方式便是把神农氏的个人身世与当地的地方风物联系起来,创造了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譬如早在《水经注·缪水》中便记载了这样一则传说:神农氏出身的地方是缪水西、烈山南的厉乡村,其中有“神农既诞,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众水动”的神奇传说,于是当地便建设了“神农社”;又譬如,据《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介绍说,“现在宝鸡县城南门一村叫姜城堡,堡东有一位神农庙,庙前有一个泉,叫做九圣泉,俗传这神农皇帝洗三的地方”;又譬如《述异记·卷下》记载了这样一则传说:“太原神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一名神农原、药草山。山中紫阳观,世传神农于此辩百药,中有千年龙脑。”此外,《异苑·卷二》记载了隋县永阳的“神农窟”;《潜确类书·卷三十一》记载了神农采药的地方,即卫辉府温县的“神农涧”;《后魏风土记》记载了神农得嘉谷的地方即羊头山的“神农城”;《说郛》中记载了神农尝五谷的地方“谷城”等。

    当然,相对于口头流传的民间传说而言,上述古典文献中记载的民间传说都太嫌粗略。譬如,仅就湖南东南部的衡阳、郴州、醴陵地区而言,关于神农氏的传说就特别丰富,其中有晋代皇甫謐在《帝王世纪》中提到的炎帝陵所在地,即长沙茶乡之尾(今炎陵县)。后来,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地修建炎帝陵庙,使得传说更加合理化。

    这是特别要提到的是衡阳地区的耒阳市,当地流传着成体系的关于神农氏教民稼穑的传说,尤其是神农氏在位时期,曾制作耒耜以教天下的传说流传最为普遍。据当地民众介绍:古时候,神农氏见当地百姓过着打猎与采集的艰苦生活,四处飘零,疾病缠身,暗下决心,一定要解除百姓的倒悬之苦。当时,他听说天上盛产五谷,但是谷种却由一名凶恶的神灵看守,以防止人类盗取,神农氏毫不畏惧,化为龙犬飞到天上,轻易地窃取了谷种。可是,他偷来的却是被煮熟的谷种,谷种入土后未曾发芽。神农氏再次化作龙犬,上天窃取谷种,他趁天神打盹的当儿,在晒谷场上打了个滚,粘了一身谷种,结果被看完谷种的天神发现了,仓皇逃跑时不慎掉入天河,身上粘着的谷种都被河水冲走了,只有尾巴竖在河面上,粘着在尾巴上的少量的谷种被保存了下来。虽然有了谷种,但是,百姓们还不知道如何耕种田地,也没有耕种田地的工具。于是,神农氏又在现在耒水中游一带制作耒耜,教授百姓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正是由于采用了这些新工具,当地百姓开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耒水流域先进的农耕技术迅速地传播开来,其他地区纷纷效仿,耒水河域也因此而成为中国古代农耕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神农氏的这一伟大发明,便把当地一条河流取各为“耒水”。“耒水”及“耒阳”等极普通的地名中,隐藏着当地民众对神农氏这一古代文化英雄的永恒记忆,透露出了中国古代农业文化发展史中一段重要的消息。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